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记忆 >> 内容
 
常州万绥猴灯舞
发布日期:2016-05-06    来源:人文常州  浏览次数:  字号:〖
 

    孟河万绥白兔墩猴灯舞是流传在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的一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正式流行已有300多年历史。孟河万绥在历史上被称为“齐梁故里”,南北朝的两个皇帝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都出生在这里,齐梁文化源远流长。传说当时地方上为重修万绥东岳庙,在西北1.5公里的白兔墩挖土时,挖出一个白猿猴头骨,人们奉为神物,有个红庙和尚便照头骨模型制成面具,并配制服装道具,模仿猿猴动作,带领村中青壮年习武练艺,进行各种表演,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地方平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技艺表演风格,流传至今。

    猴灯舞队伍一般有30~40人,多时达70~80人,一律戴猴面具,穿黄色猴衣,扎白色头巾(意为白猿猴)。他们或执马叉,或持木棍,按大、中、小猴列队行进,前有大旗开道,猴王领路,中有舞旗招展,魁星护法,后有锣鼓助阵,吹打前行,这支猴灯舞队伍,无论是行走在孟河镇的老街上,还是行走在乡村的田野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猴灯舞一般在逢年过节及庙会时活动,每年元宵节前后,猴灯舞总是当地少不了的一道文化大餐。几十人的猴灯舞队伍,清一色着黄色猴衣、猴面具,猴王、魁星和12平方米的一面督旗和八面舞旗开道,演员们手执叉棍等器具,一路锣鼓喧天,威风凛凛。猴灯舞,主角却不在“灯”而在人,它是由人扮成猿猴形状表演民间舞蹈和民间杂技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猴灯舞在2007年申报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申报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准备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猴灯表演,可以在地上表演,也可以在舞台上表演。出场时,首先有扮成猴子的演员向观众亮相,然后随着锣声鼓点的伴奏,表演猴子的各种表情和动作,逐渐进入高潮,再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整套程序有:序幕、单猴、双猴、三猴、五猴、台猴、单棍、双棍、谢幕。主要表演动作有:魁星戏猿猴、穿阵、舞势、翻筋斗、滚绣球、竖蜻蜒、金鸡独立、钻圈、单杠、双杠、倒挂金龙、搭台角、老鹰磨翅、野鸡叉天、童子拜观音等,全套动作可表演几小时。

    猴灯舞是一种集民间杂技、民间武术和民间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表演难度大,技巧高,1956年,万绥猴灯舞代表常州市参加苏州地区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1983年参加江苏省民间艺术调演和常州市文艺汇演均获奖。由于多种原因,20年来猴灯舞没有活动。2004年,通过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在上级政府的重视下,万绥白兔墩村一支新的白兔墩猴灯舞队伍重新建立,活跃在民间文艺活动之中。

    目前万绥猴灯舞有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2名。巢松全是猴灯舞第15代传人,也是猴灯舞中目前唯一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92岁,据说年轻时表演起猴舞灯,一抬手、一投足,无不像猿猴,面孔也是活脱脱的一副猴面。从2012起文体工作站已确定万绥小学和石桥小学为万绥白兔墩猴灯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基地。

 
主办单位:常州市档案馆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弘汇路26号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dag.changzhou.gov.cn 电话:0519-8566801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