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记忆 >> 内容
 
文献遗产的移动“救护车”
发布日期:2016-07-06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日内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便携式容器在灾害事件中

紧急处理文献遗产的城市。图为日内瓦推出的文献遗产移动“救护车”。

    在瑞士日内瓦的一处露天场地,一个红灿灿的长方体容器正处于休眠状态。通过几秒钟的操作,侧面的门板被打开,6米宽、2.5米高的空间内别有洞天——一个抢救、修复文献遗产的移动“救护车”出现在眼前。

    移动“救护车”的设计初衷在于,当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书籍、手稿、艺术品等,面临火灾、水灾或地震的侵扰和破坏时,尽可能争取抢救时间是至关重要的。车内配备了专业设备,如通风设备、过滤吸尘器、湿度计、天然海绵、刷子等等。这些工具可以为濒危文献遗产的有序撤离提供可能,或对正处于水深火热境地的文物进行当场抢救,以防情况进一步恶化。这是日前瑞士日内瓦市启动的一项文献遗产救援项目,“救护车”也正等待着一场实战的检验。

    据该项目的协调员、日内瓦图书馆保管部门的负责人内丽·科利埃女士称,“日内瓦有关方面设计出这个被称为‘摇篮’的装置,它的功能是集抢救和修复于一身的紧急解决方案。我们尽最大可能配齐所需设备和工具,即使那些救援时用不上的东西我们也配齐”。科利埃女士曾在政府部门任职,具有相当专业的档案保管经验,同时也是一位在当地安全服务机构工作过的资深人士,她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协调并参与移动“救护车”的主要设计工作。

    作为一个更长远救援计划的一部分,日内瓦率先推出的文献遗产移动“救护车”已在多数欧美国家中遥遥领先。据了解,国际蓝盾委员会法国分会曾提出类似构想,由图书馆的大巴车搭载类似救援装置,但计划仍未实施。

        敲响警钟

    科利埃解释道:“在它诞生之前酝酿了很长时间,起因是日内瓦图书馆的馆库建筑在2007年和2011年的评估中,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以及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缺陷。另外,我们的应急疏散预案在无法预料的灾难发生之前从未得到过检验。2008年的大火灾难性地摧毁日内瓦大学原来的化学院,同时永久地损失了1000多本珍贵古书。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件,却为我们加速催生一个全面协调救助计划及时敲响了警钟。”

    2009年,日内瓦市通过了一项文化遗产保护计划,以该框架之下,众多藏品保存机构,如阿里亚纳陶瓷博物馆、温室植物园、自然历史博物馆、日内瓦人种学博物馆、艺术史博物馆,以及众多档案馆和图书馆都参与其中。

    “我们需要集中有效资源,使我们的行动更具体系化,同时也需要培养人才。在紧急状况下,(对文物的)处理不当对其造成的伤害可能比灾害本身更大。”科利埃说。除非付诸实践,纵使再好的设想也没有意义。科利埃还承担着一项疏散路线图计划的负责任务,与消防和民防队密切合作,将日内瓦图书馆作为试点单位,酝酿了一场模拟演习。

       实战演习

     提问:“该作品是否已做缩微处理?”“它的重要价值是什么?”对于那些被水浸泡损坏的书籍,他们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抢救。

     从协调和指挥的角度来看,这次演习是成功的,同时也揭示出——对受损文物进行快速干预并将长期损害潜在危险降至最低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因此我们意识到,我们虽有(抢救文物)所必需的设备工具,但它们是分散的。”曾任法国国家档案馆修复部主管的科利埃在决定移动“救护车”应配备哪些工具时进行了关键决策。她说:“这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因为每一个文化机构都有特定需求,这项文献遗产保护计划要覆盖到每名成员,解决他们的问题。例如,博物馆在对其收藏的绘画、雕塑、贵金属、陶瓷等采取救助措施时需要特定的工具。”虽然日内瓦文献遗产“救护车”已搭载了运输大型物品的工具,如起重设备、吸座盘、不含化学品的毛毯等,车内设备将不断补充更新,以应对完成特定任务时的要求。

        成功秘诀

    日内瓦文献遗产抢救协调方案的大获成功,这在其他国家是鲜见的,科利埃对此表示:“瑞士人对自身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这是瑞士素有的集体主义精神延伸到文献保护领域的体现,不同机构之间合作的程度如此之高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是闻所未闻的。许多政府部门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而他们之间高水平的合作是我们‘先发制人’协作思维发挥作用的关键。”

    当一项造价约11.3万瑞郎(约合75万元人民币)的装置,以及3.3万瑞郎(约合22万元人民币)技术工具及材料成本的提议在市议会提出后,立刻被表决通过。“在没有任何讨论的前提下,议案迅速被通过,我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情!”日内瓦文化局副局长、文献保护计划总负责人马丁尼称。

    

 
主办单位:常州市档案馆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弘汇路26号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dag.changzhou.gov.cn 电话:0519-8566801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