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档案馆回顾50年 畅谈未来发展蓝图
发布日期:2009-07-09  来源:老网站数据

    7月7日,几代档案局(馆)长代表,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者代表欢聚一堂,回顾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畅谈未来发展蓝图,共同纪念档案馆成立50周年。座谈会由市委秘书长常青主持,市委副书记邹宏国、副市长居丽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在会上,首先由市委常委、副书记邹宏国讲话。他说,市档案馆建馆50年来,在几代档案人的努力下,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机构职能日益强化,馆藏内容日趋丰富,馆藏结构逐步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获得了“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的殊荣,并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家被评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对此,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档案馆建馆50周年表示祝贺和向辛勤工作在档案系统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对做好下一步档案工作,邹宏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创新理念,以人为本。要牢固树立“后台工作前台意识”的理念、“人的档案最重要”的理念和“走出档案发展档案”的理念,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真正把档案资源当作公共资源,主动服务,惠及全民。二是紧扣大局,服务发展。要把常州“两个率先”进程中的重要变革、重要创造、重要成果真实完整地记录保存下来,同时要做精档案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史料编研、展览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好档案工作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繁荣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常州中的促进作用,发挥好在公民维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三是提高素质,存史求真。要努力打造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和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一流专业人才队伍,以维护历史真实面貌为己任,为领导、为部门、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然后,由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档案局(馆)长林珍大对档案馆建馆50年作了全面总结回顾。50年来,市档案馆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到目前,馆藏量已达47万卷(册),接收的档案门类愈加广泛,包括纪检、信访、职称、诉讼、婚姻、伤残鉴定、劳动仲裁、退休审批、职工调动等多种门类的业务档案,还有2300多件国家级、部省级实物档案和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手迹、名人字画及对外礼品档案等。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也迈上新的台阶,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目前,市档案馆建立馆藏各类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已达400多万条,档案馆实现了纸质与多媒体、实物管理并重的转变;同时积极探索档案管理新模式,建立了常州市“机关档案管理中心”、“破产关闭企业档案管理中心”、“企业退休职工档案管理中心”,一个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反映地方特色的常州市档案馆馆藏体系逐步形成。同时,档案馆开拓创新,面向市场、公众,充分发挥档案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仅近三年以来,市档案馆就接待群众12401人次,为群众查档41165。

    如今,常州市档案馆作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江苏省四星级档案馆、江苏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位一体”功能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档案馆不仅是保存常州地区重要档案资料的基地,更成为全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政务信息公开中心和全市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档案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档案馆工作日益走出封闭、走进开放、走入社会、走向现代化。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市档案馆建馆以来,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全面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全力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全方位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档案馆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希望档案馆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水平,让档案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最后,副市长居丽琴讲话,她对50年来档案馆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她说:通过50年的发展,档案工作水平上去了,服务能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取得了显耀的国家级、省级的荣誉,档案工作要实现新跨越,不能在原有成绩面前自得其乐、固步自封,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统整程度更高。作为常州档案事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业务指导,把档案工作延伸到基层,辐射到行业。二要现代气息更浓。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三要服务能力更强。要把关键节点、关键领域、关键人物、关键门类、关键特点真实完整记录下来,不光是记录有形的,还要记录无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档案部门要做到“三开”:开门、开放、开发。为实现档案工作新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后,市领导和与会代表参观了市档案史料中心新辟“名人馆”。

 

法制宣教处
2009年7月7日

 

主办单位:常州市档案馆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弘汇路26号

电话:0519-8566801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