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记忆 >> 内容
 
民国初期的常州纺织印染业
发布日期:2009-02-13    来源:老网站数据  浏览次数:  字号:〖
 








 
  在上个世纪里,常州的纺织工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支撑着常州工业的半壁江山,所生产的产品以品种齐全、产品优良,深受用户的广泛喜爱,享誉海内外。

 

  常州的纺织业起源可追溯到隋朝,当时常州的手工纺织业已颇负盛名,晋陵的织绣被选作贡品供奉朝廷。唐、宋时期,民间手工纺织业遍及城乡,丝织产品以花色丰富、品种繁多而成为江南五大丝织产地之一。明朝初期,常州新兴手工棉织品(土布)等应运而生,成为江南最发达的手工纺织业中心和丝织、棉织中心城市之一。清末民初,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常州的纺织工业迅速兴起。

 

  常州近代纺织工业中最早兴起的是手工棉织业。1904年,城内第一家专业织布的洪昌织布工场建成,开始使分散的手工业向工厂化发展。至辛亥革命前,常州已开办手工织布厂10余家,另有近百家手工染坊逐步发展成漂白、染色、印花、踹光等行业。民国初年,常州纺织业中手工织布、印染已有相当基础。

 

  1906年,常州晋裕布厂改良土布成功,1911年时生产的条布(又称爱国布)年产量高达800匹,一度使土布业复兴,为近代纺织工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加快了分散手工业向工厂化发展的进程。

 

  1916年,城内第一家动力纺织工厂大纶布厂建成,开创了近代纺织工业的先河,并首先采用铁木机生产,在国内极有影响。上世纪20年代初,常州纺织业先后创办广新、常州、大纶、利民4家棉纺厂,棉纺业进入了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常州纺织工业已具相当规模。

 

  在常州纺织工业发展史上,以手工染织业尤为发达。常州印染业从传统手工土染坊发展而来。1902年,常州城郊有土染坊20余家,分布在南门外的浦前、湖塘和北门外的江阴南宅等镇,经营色布的布庄、布号最多时有十六七家。1906年,机织斜纹布漂白取得成功。1916年大纶布厂等采用动力织机后,机器印染业随即开始。1918年,常州机器印染业逐步形成,1927年,经过扩充的广益二厂成为当时最具规模的机器染织厂。所生产的漂色布在沪、苏、浙、皖等省市已颇具声誉,漂染生产规模在全国仅次于上海。

 

 
主办单位:常州市档案馆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弘汇路26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566801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