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记忆 >> 内容
 
文成坝与东坡公园
发布日期:2009-08-05    来源:老网站数据  浏览次数:  字号:〖
 

 

 

    说起文成坝,现在的常州人知晓的恐怕不多,但要是提到皇亭(舣舟亭)、东坡洗砚池,知道的人便会多了些许,而讲到东坡公园,那就是无人不晓了。其实文成坝、皇亭(舣舟亭)、东坡洗砚池都在一处,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成了今天的东坡公园。

  提到文成坝,它可说是有些年头了。传说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因它引发过一场官司。说是常州历代文人辈出,每次科举考试收获颇丰,状元、榜眼、探花常有高中,至于进士,逢考必有,尤其是北宋大观三年,常州中进士53名,占总数的六分之一。而与常州相距不远的邻县中举者历年屈指可数,邻县县令指派风水先生来常州探访,究其原因。风水先生在常州转了一圈,来到文成坝处,一看地形水势,便连忙回邻县禀报县令,说本县之所以不出文人、科举不爽是因为常州城东筑坝,挡住了文脉,使文运留驻在了常州。邻县县令便上奏朝廷,参了常州府一本,乾隆皇帝阅后大怒,认为常州此举实在可恶,准备在巡视江南时亲自审理此事。

  乾隆近臣、大学士刘伦听到邻县县令上告常州筑文坝一事,连忙叫人传信给家乡知府大人,做好应变事宜。常州知府接到信息,得知万岁爷要下江南来查,万分着急,又一筹莫展。

  其实文成坝在运河和常州护城河的交汇处,是由当年开凿河流的土方堆积而成的一个土墩,三面环水,紧靠河边处用石块砌成驳岸。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除夕之夜曾在此守岁野宿,并常在此研文习字。苏东坡终老常州后,百姓在当年东坡泊舟处筑亭纪念,取名“舣舟亭”。一些文人雅士又给它取了个文雅的名字“文成坝”,取意常州文人辈出,事业有成。谁知却惹了大祸。

  再说常州知府大人与师爷及一些官僚商量了几天也没有想到应对的办法,于是只好请常州的恶讼师卜灵皇想办法。卜言,需用银子打通关节,知府大人等只好凑齐五千银两交与卜。卜买了一块长一米的木板叫漆匠用红漆刷了几层,请了常州城内书法高手写了“皇亭”两字,挂在了文成坝的亭子上,前后仅花了10两银子。乾隆到了常州,察看文成坝,卜灵皇禀告道:常州子民为报先皇恩泽,在此建造了皇亭,根本不是文成坝。乾隆听了满心欢喜,并狠狠批了邻县县令一通。

  原来康熙皇帝巡视江南到常州时,曾在东门码头上岸,登上了文成坝土墩高处眺望,凭吊文豪苏东坡的遗迹,欣赏常州城郊胜景。事后常州人民在此修建一亭以示纪念。常州知府受此惊吓,告示市民从此只叫皇亭,不称文成坝。

  由于两位皇帝先后到此,更有大文豪苏东坡的足迹,这里算得上是一处名胜古迹了。

  可是到了近代,受时局动荡、战争创伤的影响,在解放之前,这里已无景色可言。1959年由常州日报社编印的《光辉的十年》一书里的“水门桥西南一角”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这里所谓皇亭(又称舣舟亭)古迹,却是一片废墟,荒凉空旷。在过去反动派统治之下,连遗下皇帝古迹的亭脚都找不到,后面仅十余间破旧的猪屋,是乞丐的栖息之所,一年四季臭气洋溢,非但没有人来游览欣赏古迹,就是行人也要绕道掩鼻而过。”

  在东郊公园东侧门北,这里曾经是反动派残杀人民的刑场。敌伪时期,这里曾经驻着日寇的海军,是他们从水道上封锁苛征暴捐的关口。任何船只来往,都要经过搜查,稍一缓慢,船上的人就会遭到鬼子的扣押和鞭打。如果搜查到物资外运的话,不要说是东西没收,就是连人的生命也难以保住。

  1954年,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投入资金重建了这一古迹,并取名“东郊公园”。整个公园有成林的绿荫,有青翠的松柏,有曲折的小溪和荷花池,假山下保存着完整的苏东坡洗砚池。在园东首还有茶室和供应副食品的小店,成为了工人业余时边下棋、边饮茶和打扑克游戏的俱乐部。

  改革开放之后,“东郊公园”易名“舣舟亭”,以纪念苏东坡为主题,凸现常州的人文历史。公园内新修“湖心岛”,建“仰苏亭”,并请当代常州书家书录东坡名句,渲染东坡文化,陶冶市民情操,整个公园被一代文豪的气息所感染浸透,成为了宣传常州、彰显常州人文历史的一张名片。

  进入新世纪,“舣舟亭”又改名“东坡公园”,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敞开式扩建改造,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由此常州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现市政类公园全部免费敞开的城市。

 
主办单位:常州市档案馆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弘汇路26号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dag.changzhou.gov.cn 电话:0519-8566801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