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内容
 
常州市认真筹划蔡旭院士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发布日期:2021-04-02    来源:档案馆  浏览次数:  字号:〖
 

3月31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档案馆、常州市钟楼区档案馆、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及荷花池社区、党政理论网江苏编委会的相关负责同志来到位于常州市大观路的蔡旭院士故居,走近这位把一生交给土地的中国小麦杂交育种开拓者,感受其穷其一生造福人民、坚守科学家正直本色的红色精神。

蔡旭(1911年─1985年),字勖敏,祖籍江苏省常州市郑陆镇。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农学系主任、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等职;曾担任或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蔡家老宅位于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大观路32号,已被市政府列为文保单位。如今,三间老屋被常州市档案馆打造成蔡旭故居纪念场馆,陈列摆放了大量“小麦院士”的实物、档案、文献和照片等史料。蔡旭的儿子蔡祖南在父亲去世后,遵从父亲遗愿,将其生前工作、生活的物品、家庭档案和文献全部运回常州,这才有了今天故居丰富多样的展品。朴素的写字桌、油漆斑驳的椅子、老式的冰箱……蔡旭院士心中全是小麦,几乎从不考虑自己的生活。“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蔡旭生前曾说:“我的一生,我的全部工作都是要为人民服务。”

尤其让人敬佩的是,蔡旭院士对科学的坚守,“大跃进”中“浮夸风”盛行,他到湖北谷城进行丰产调查,测出的产量是890斤,却被诬蔑为“到了千斤田看不到千斤”,但蔡旭坚持实事求是上报,没有欺骗中央领导、没有欺骗人民,保持了一位科学家的正直本色。

20世纪80年代初,蔡旭年逾古稀,仍坚持科研工作。1984年至1985年间,他因患心肌梗塞,数次住院抢救。医生告诫他必须长期安心静养,他却在给助手的信中写道:“……我静不下来,总是挂念着工作。”1985年12月15日清晨,蔡旭因心肌梗塞突发,抢救无效病逝,终年74岁。前一天晚上,他还一直工作到深夜11点多,半夜三更还在查看试验研究资料……“他心中全是小麦,唯独没有他自己。”

参观完蔡旭故居后,一行人围绕纪念蔡旭诞辰110周年、红色种子精神传承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细化、落实相关工作。


 
主办单位:常州市档案馆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弘汇路26号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566801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